怨憎会苦

佛教讲人生有八苦: 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蕴炽盛苦,和怨憎会苦

 

有一位朋友不明白怨憎会苦,希望我用具体现实的例子作解释。 最具体现实莫过于社会家庭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 儒家叫做五伦,即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朋友。

大家都是因为前生因缘的关系,而今生相处在一起。 即是说,在前世大家都已曾相识过,共同生活过。

 

根据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朋友,不外乎因四个原因,而今生相处在一起的: 第一是报恩, 第二是报怨, 第三是还债, 第四是讨债。

 

例如, 如果子女是因为报恩而来的, 他会非常孝顺你,好像前生受过你的恩惠,今生历尽孝道。 或者是,他努力学业事业,光宗耀祖,令你引以为荣。

相反来讲, 如果子女是报怨而来的,他会行为忤逆,不听劝谏,时时令你焦虑担忧。 好像今生来是讨回你拖欠他的感情之债。 

 

如果是还债而来的,他会供给你钱财享用,但是未必会孝顺你

相反来讲, 如果是讨债而来的呢,就好像你前生欠了他债项未还,今生来花费你的金钱,大肆挥霍浪费。 严重者,可能令人倾家荡产。

 

根据《法句喻经》,从前印度舍卫国有一个婆罗门贵族,财富丰逸, 但是生性悭贪吝啬。 每逢进食的时候,恐防亲戚朋友见到会上门来借钱,所以将门户紧闭。

有一日,他夫妇二人煮鸡进食,他的小儿就在中间。 两夫妇非常痛爱小儿,一面自己吃,一面将鸡肉喂入小儿的口中。

 

当时释迦牟尼佛知道他有宿缘,要度这两位婆罗门。 于是他就化作一个普通的僧人,出现在他们面前。 婆罗门见到僧人,恐防他要化缘,所以要赶走他。

僧人就说:“阁下真是愚蠢! 你现在进食的行为,是杀父、娶母、供养冤家,但是你自己是一无所知的。”

婆罗门不明白,于是就问僧人是何解。

 

僧人就回答: “枱上你正在进食的鸡,是你前世父亲所投生的。 因为他在生时,悭贪吝啬,堕落鸡道,供人宰杀,成为食料。 这个小儿,前世是你父亲的冤家债主,曾被你父亲所害。 所以今生要吃他的肉, 而且将来还要使你倾家荡产。”

“现在你的妻子是你前生的母亲,因为她对你的恩爱之心未尽,今世做了你的妻子。 这种轮转,愚人不知,唯有道之人,了了认知宿世之事。 ”

 

这个时候,释迦牟尼佛重现佛身,以神通力令婆罗门认识宿命。 婆罗门立刻跟妻子忏悔受戒,佛陀为他们说法, 这两位夫妇,即刻就证得须陀洹果。

 
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