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入佛门的时候,有一位慈悲长者对我谆谆教诲学佛的方法。 句句是语重心长的经验之谈,最令我难忘的,就是他强调,学佛的人要明白事理。
当时我是门外汉,感到大惑不解,在现实生活之中无论你信佛与否,也应该明白事理,为何这位仁者要强调佛门事理呢﹖
后来在佛门熏习了十几年,才渐渐体会到“事理”的含意。 原来是如此甚深微妙的。
“事”是指事相、事法。 例如,佛门中早晚五堂功课、 拜佛、坐禅、诵经、拜忏、 斋天、蒙山施食等仪轨。
“理”是指真理。 例如,三藏中所阐述的:诸法空相、八不中道、唯识无境、 般若空义、一心三观等哲理。
事理有两种相对的意义:
(一) 凡夫迷执事相,而圣者通达真理。
(二)“事”显现万物参差异别的相状, 而“理”是揭示诸法真如平等的体性。
在学佛的过程中, 执着于事相,而迷昧于真理的人比比皆是。
不少的信徒,虽然对事相的修持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, 每日在家中拜佛诵经,并且定期去寺院佛堂参加精进念佛、 禅七、拜忏、蒙山施食等共修法会。 但是对他们来说,念经拜佛,不过是为了消灾免难,增添现世来生的福报而已。
所以每日念《心经》, 而不知“般若空义”; 诵《阿弥陀经》,而昧于净土要旨的人,为数亦不少。
现今佛门有一种现象, 念经拜忏的法会,人数众多。 但是讲经法会的听众,则寥寥可数。 因为拜忏能够令人灭罪增福,受用现前,所以信徒趋之若骛。
但是相比之下, 佛理虽然能够令人增长智慧, 但是高深难懂, 不是实时受用, 所以信徒借口推辞。
这种不是正确的学佛态度。 正确的学佛态度是要“事理并重”。
六祖惠能大师讲:
心迷法华转
心悟转法华
诵经久不明
与义作雠家*
如果不领会佛经的道理,也不去听经, 只顾念诵, 就好像鹦鹉学人言, 就算是诵经万遍,功德都是很少的, 只不过是种种善根而已。
念诵佛经是“事行”,领悟佛经的道理是“理观”。 “事行”与“理观”是同等重要的,缺一不可的。 千万不要执着事相,而荒废真理。
*雠家:读音是chóu jiā,是指仇人。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