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因果实录:燃香疤的意义

 

问:《四种清净明诲》其中有一段:“若我灭后,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,能于如来形像之前,身燃一灯,烧一指节,及于身上 (音ruò,燃烧的意思) 一香柱。我说是人,无始宿债,一时酬毕,长揖世间,永脱诸漏,虽未即明无上觉路,是人于法,已决定心。若不为此舍身微因,纵成无为,必还生人,酬其宿债,如我马麦,正等无异。” 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?

 

答:佛讲这段经文,我的理解是:佛说在他涅槃之后,如果有比丘 (学佛人) 决心修行出离三界,这个人如果能在佛像之前,或在身上燃一灯,或者烧一指节,或者烧一个香疤,这三种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任选一种,为什么佛叫我们这么做呢?

 

无始劫以来我们欠下的无量债务,会因为能忍受的这点舍身微小痛苦,而全部酬还完毕。永远不会再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受种种苦恼了,永远脱离一切诸漏。虽然还没有即刻就明白成佛的究竟之道。这个人在学佛的道路上,决不会退心堕落了。如果不能有这点舍身酬宿债的心,即便修到佛的高境界,一定还要回来做人,因为我们生生世世欠下的债务没有还完。

 

就好像佛自己曾吃过九十天喂马的麦子一样。佛在过去生的时候,有一生曾为梵志(出家修外道的人),带着五百个童子在梵志山修道。那时也有佛在世,有一次,佛陀出去托钵化缘,因为道场有一位生病的比丘不能出去化缘,他就叫一个比丘在斋主那儿多乞一份斋饭回来给这位有病的比丘吃。

 

当这个化缘的比丘托着斋饭经过梵志山时,这位梵志闻到了饭菜的香气,当即生出一种嫉妒心,便说:“这些秃头和尚,怎么吃这么好的东西,他们只配吃喂马的麦子。”

 

他的弟子听师父这么说,也随声附和说:“对的,他们应当吃喂马的麦子。”

 

这位梵志在后来生修行成佛了,即释迦牟尼佛。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着五百个弟子到一个国家去结夏安居,这个国王先是欢迎他来,可来到之后又不供养这些和尚了,这时有一个喂马的马师,看见佛和五百弟子没有饭吃,于是就用喂马的麦子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五百弟子。这五百弟子就是五百个罗汉,也就是过去跟着梵志修行的五百童子,虽然都证果了,但是因为过去生诽谤人家“这些秃头和尚只配吃马麦”,所以还要吃九十天喂马的麦子。

 

如果一个发心出离三界修行成佛的人,不能在燃一灯、烧一指节、 一香柱这三种方法中选一种舍身酬债的话,将来就是修成了佛,也会像佛一样酬其宿债。经书上还曾讲过释迦牟尼佛曾头痛三天的事,也是因为过去生作小孩时曾打过鱼头三下的原因。

 

佛讲这些故事,只是一种示现,告诉我们佛力大不过业力,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”的道理。只有真诚地忏悔才能消除今世的罪业,而无始宿债是要靠佛教诲的上述方法去彻底消除的,不要以为学佛了有佛保佑,就可以做了错事也不背因果而高枕无忧了。

 

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佛有了无上的大智慧,知道如何令我们这些弟子酬还宿债——一次性“了业”的方法,希望我们早成佛道。这是佛对我们的慈悲和关爱。

 

由此我还联想到为什么中国的出家人要在顶上燃戒疤的事,这正是祖师们明了烧香疤的意义,才给出家众燃香疤的,所以也有在家明白义理的居士,在臂上腿上燃香疤,或烧一指节的。我见过美国万佛城的一位男居士燃了一个小指节,他说烧的时候不觉得痛,次日才疼痛难忍,不得不用止痛药。而燃过香疤的居士则说没有痛感,方法是用黄豆那么大一点糜烂的香蕉果肉粘在手臂或腿上,然后将点燃的香头(晃灭火焰)约一寸长即可,插在香蕉泥上,待香燃尽后,不去管它,只有热感而无疼痛,也不用上药,注意不要感染,很快会起水泡,一两天后水泡消失、成疤。

 

我这也是听燃过疤的居士讲的,并没亲自实践,我写在这里只是让同修了解一下燃疤并不是一件“残忍”的事,身燃一灯、烧一指节、 一香柱是对出家比丘们讲的,并没叫在家弟子也这么做,烧不烧疤是自己的事。我见有众多居士选择在臂上、腿上燃了香疤,他 (她) 不告诉你也看不到,宿业能了新业不造,往生极乐,花开见佛是决定无疑的。

 

宣化上人开示说:“在佛教里,所有的经典,都很重要,但是《楞严经》更为重要。凡是有《楞严经》所在的地方,就是正法住世。《楞严经》没有了,就是末法现前。《楞严经》是佛的真身,《楞严经》是佛的舍利,《楞严经》是佛的塔庙。所有的佛教徒,必须拿出力量,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《楞严经》。”

 

 

*此文源自果卿居士著作《现代因果实录(二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