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情六欲

人通常以“七情六欲”来泛指众生的各种情欲。

对于立志修行的人来说,必须要摆脱这些情欲,才能够脱离烦恼。

 

七情在不同的学派之中,有不同的解释。

儒家以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为七情。

佛教则以喜、怒、忧、惧、爱、憎、欲,为七情。

基本上大同小异,只是名称上和理解上有点差别。

 

七情的变化,一般是属于心理,或者生理的活动范围。 概括了常人波动的情绪。

如果七情涌现会影响修行者的禅定,使人无法从禅定证悟诸法实相。

 

欲是希求尘境的意思。 欲会带来什么后果呢?

《增一阿含经》讲:欲生诸烦恼,欲为生苦本

《法华经‧譬喻品》讲:诸苦所困,贪欲为本

 

六欲是有不同说法的。

《大智度论》将六欲解释为普通人的六种贪欲。

第一是色欲,泛指见到美丽的物品,男女等色相,所引起的贪欲。

第二是形貌欲,则是见到端容美貌者,所引起的贪欲。

第三是威仪姿态欲,见到行步举止,含笑骄态,所引起的爱欲。

第四是言语音声欲,听到巧言美语,适耳的声音,清雅的歌咏,所引起的爱欲。

第五是细滑欲,见到或者接触到,男女细滑皮肤,所引起的爱欲。

第六是人相欲,见到可爱的人相貌,所引起的爱欲。

 

六欲的存在,会阻碍行者的修持的。

七情六欲就如同毒箭一样,所以《华严经‧净行品》讲: 拔除欲箭,究竟安稳

欲箭若能拔除,当然能够安稳。 但是欲箭是射在心中的,不单只不容易拔除,而且容易使人倾向欲尘。

 

怎样才可以还我本来的清净心呢?

《大智度论》讲: 禅为清净水,能洗诸欲尘

如果修行禅定,就能够摆脱七情六欲的纠缠。

 

根据佛典讲: 无论出家为僧尼,或许是在家为居士,都必须从七情六欲中解脱出来的。

所以佛寺有幅对联: 五蕴皆空明佛性,七情常寂见真如

 
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