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历史上有不少高度智慧的贤圣者,对人生作了深广的分析和探讨。
中国圣人孔子、老子,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、苏格拉底、柏拉图, 罗马的亚里士多德,和古印度的婆罗门,圣贤哲人都探讨出一个共同点: 快乐是不可以从物质和欲望上寻求得到的。
快乐是来自个人的内心世界,并非建筑在财富、名誉、权力和地位上的, 并非来自身体六根感官的刺激享受的。
换言之,快乐是来自内心智慧的启发,这个道理与佛教是同出一辙。
学佛者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心。
佛经讲:但识自心,恒沙法门,无量妙理,不求而得。
《真心直说》讲: 心者人人之本源,诸佛之觉性,一切万法尽在一心之内,八万四千法门从此而出。
所以《金刚经》开宗明义,在第二分“善现启请”, 一开始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,就请问佛陀: 世尊! 善男子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。
这句问话在全经中是最为重要的。 因为有这个问题,才引发全经所阐述的般若义理。
那么何谓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呢?
何谓“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”呢?
“阿耨多罗”是梵文अनुत्तरा anuttarā 的音译,意思是“无上”。
“三藐”梵文是सम्यक् samyak,是解作“正等”。
“三菩提”梵文是सम्बोधि saṃbodhi,意思是“正觉”。
全句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,即是说“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”。
这种觉心,令人超出三界六道轮回的痛苦,转凡成圣,转迷成觉。 不单只是自觉,还能够觉他,觉行圆满而成佛。
所以“发心”是至为重要的。 如果不发心,就永远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。
一切善行,是从发心开始的。 发心是有三种的。
第一,发大智心。 即是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,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。
第二,是发大悲心。 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,受种种苦,誓愿救拔。
第三,是发大愿心。 依四宏誓愿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
为何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之后,还要“住其心”,和“降伏其心”呢?
“住”即是维持,保持,不令所发的心有所退失。
“降伏”即是降伏妄心。 当凡夫妄心现前的时候,意念起贪瞋痴,而生杀盗淫妄,恶语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等身心意恶业。 因恶业而受报轮回于六道之中,生死无穷。
一部《金刚经》大部分的内容,就是教人如何降伏妄心。 教人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。
所以经文内,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是这样说的:
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
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
《金刚经》般若义理透彻,文字精简流畅,反复遮诠表诠。 理解此经后,就会通晓其他般若经论。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