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定

何谓“禅定”呢?  禅定是佛教的主要修行。

 

“禅”是“禅那”的简称,梵文叫做Dhyāna,意思是静虑。 是寂静之中,将思维审虑,专注于一境,使内心真实的智慧能得以启发。 

 

“定”梵文叫做Samādhi,又称为“三摩地”,或者“三昧”。 意思是:令内心在寂静中专注一境,而达到不散乱的精神作用。 

 

禅与定的意义,有相通之处,所以很多时合为一词来用的。 据《十住毘婆沙论》卷十一,禅指四禅,定指四无色定,合共称为四禅八定。

 

如果以《十住毘婆沙论》的禅定修习次等来解释, 禅,指色界的初禅、二禅、三禅及四禅;定,指更高层次的无色界定, 即是空无边处定、色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定。 

 

色界禅的境界,还有物质及所观之境。 到了无色界四定,已经超越物质境界,只有“心识”(Consciousness) 存在。

 

六道众生住在三界,即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之内。

层次最低是欲界,我们人类就是住在欲界里面。 欲界所修的禅定,是“欲界定”和“未到定”, 属于“修得定”。 是禅者以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的。 

 

色界所修的禅定,是“生得定”。 如果众生修十善业,加上修习禅定,去世后生色界天,依前生的善业之力,而自然有禅定。 

 

但是亦有在欲界中修禅,从欲界定、未到定, 而渐渐进入色界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都有的。 但这类的禅者, 善根深厚,而且勇猛精进,是不容易达到的。

 

但是色界的禅,与无色界的定,有何分别呢?

《俱舍论》将定分为两大类,“有心定”与“无心定”。

 

有心定包括色界四禅,因为初禅至四禅的行者,都是用心思去修禅。 

初禅,以言语概念为修习的观境。 二禅至四禅,断除言语概念,灭除寻、伺、喜、乐,内心的思维感受。 但是仍然有心念,所以叫做“有心定”。 

 

无色定,渐渐灭除粗略的意识思维, 至非想非非想处定,只有微细的想念,差不多无念,所以叫做“无心定”。

 

修习禅定,有以下的功德:

第一, 能灭除一切散乱烦恼,远离邪乱之想念。

第二, 将心集中在行持上,令善法速起现行。

第三, 内心远离沉浮状态,保持平衡,引发智慧及殊胜功德。

第四, 镇静思念,止息恶法,安住于妙乐。

第五, 修习禅定,离一切妄想,身心寂灭,现生感受法喜之乐,将来可证无余涅盘。

 
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