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释题

讲经的法门,各宗的方法不同。有天台宗,有贤首宗。天台宗用五重玄义来讲述,贤首宗是用十门分别。在未讲经之前,用这十个门来解说这部经的大义。

 

“地藏菩萨本愿经”是:人法立题。“地藏菩萨”是一个人。“本愿”是法。

“地藏”这个地就是山河大地的地。这地能生长万物、含藏万物、覆载万物。一切万物因地而生、因地而长、因地而成,所以说天能覆万物,地能载万物。

“藏”,藏什么?藏一切的宝藏。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,诸如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钻石等矿,都是埋在地里头。我们人类也有矿藏,是智慧藏,一切智慧都是从这里生出来。

“菩萨”是梵语,前面已经讲过,即是觉悟一切众生。自己觉悟,也愿一切众生觉悟。自己有大智慧,也愿一切众生有大智慧。有了大智慧,就不颠倒了。

“本愿”,是他本来发的这个愿。“愿”是愿力,在过去、未来和现在都发这个愿力,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。

 

在七种立题里面,这部经的名字是属于人法立题。

有人喻立题,好像如来师子吼经。“如来”是人,“师子吼”是喻。

有法喻立题,好像“妙法”是法,“莲华”是喻,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。

有单人立题,如佛说阿弥陀经,“佛”是一个人,“阿弥陀”也是个人,所以说单人立题。

有单法立题,好像般若经,“般若”是法。

有单喻立题,好像梵网经,单用“梵网”一个比喻来立题。

 

这七种立题也叫单三、复三、具足一。“具足一”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,“大方广”是法,“佛”是人,“华严”是比喻;这部经题具足人、法、喻,故名为具足一。

 

佛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,其立题方法,不出这七种。明白这七种立题之后,一看经的题目就知道是属于单人立题、单法立题、单喻立题、人法立题、人喻立题、法喻立题或者是人法喻立题。知道这经的题目,就好像认识人的名字一样。

 

“经”,梵语修多罗(SUTRA),华译‘契经’,契经的意思是上契诸佛之妙理,下契众生之根机;契理可以成佛,契机可以度众生。

 

“经”又有多种的意思,有涌泉义、绳墨义、华鬘义。

“涌泉”,好像水从地上涌出来一样,滔滔不绝,源源而流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“绳墨”,好像木匠所用墨斗一样,楷定邪正,可以做为一个标准。

“华鬘”,是用花结成鬘,非常的庄严。

 

“经”又有贯、摄、常、法这四种意义。

“贯”,是贯串所说义,把佛所说的义理,都连串在一起。

“摄”,是摄其所化机:那一位众生听了这部经,明白了,这一位众生就是机。经就是摄持所化的机,好像磁铁把他吸过来。

“常”,古今不变为常。

“法”,就是一种宪法,这种宪法是三世同遵。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末来世都要遵从这个法。

 

“经”是一字不变,一字不可加,一字不可减,这叫经。经的意思亦是“法本”,法的根本、法的源流、法的基础。所以我们要学佛法,所谓“法赖僧传”,必需要皈依三宝。

 

三宝是佛、法、僧。好像香炉宝鼎的三足一样,缺一不立。如果不能见佛、不闻法、不亲僧,这就是八难。能得见佛闻法亲僧,三宝具足,就不会落到八难。

想要学佛,必需要明白佛法;要明白佛法,必需要皈依僧。要学习佛法才能成佛,这是我们佛教徒应该知道的根本要法。这部经是用地藏菩萨自己的名字而命题。

 

经是个通名。所有的经都是经,每一部经又有它自己的名字,所以叫“别”名。别名是单单这一部经的名字。这部经是地藏菩萨本愿,即是他往昔所发的愿力。这部经是谁说的?是佛说的。佛向众生介绍地藏菩萨所发的愿,使众生知道地藏菩萨的大愿大力大慈大悲。

 

观世音菩萨和众生也有很大的因缘,也发无量无边的大愿,但他的愿力,还有穷尽的时候。唯独地藏菩萨的愿力是无穷无尽,充满虚空,周遍法界,没有那一个地方不是地藏菩萨的愿力。

 

为什么叫“地”呢?

前面已说过,这地能生长万物,飞潜动植,四生:胎、卵、湿、化,六道: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没有那一道不是因地而生,没有那一类众生不是因地而有。

 

地藏菩萨,亦复如是。他能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根,愿一切众生都能闻法而修道成佛。

又有一个意思,是“能载”义,地能负载万物。万物都在地的上面,由地来承载著它,没有说过这万物太重了,我荷负不动了。地无论有什么,它都能负载。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地负载一切众生。在他的大愿船上,从生死的此岸,经过烦恼的中流,到达涅槃的彼岸。

 

地又有“吸摄”义,众生都被地心吸力所吸住;菩萨用他的愿力来摄受一切众生,好像地心吸力,也好像吸铁石把铁吸住。

这个地又有“含藏”的道理,所有一切宝藏都在地下含藏。有福的人,就得到这宝藏。菩萨的法门,也是这样,包藏著一切法宝来等著众生开发。

 

地又有“支持”的意思,支持一切万物。菩萨的愿力,也是支持一切众生来修行,离苦得乐。

地也是万物之母,一切万物,皆由地而生。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,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愿力之母。地又具坚固的性能,不容易移动,不容易破坏,犹如金刚一样。

 

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坚固,不可破坏,不容动摇,令一切众生在这种坚固的愿力之下,向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路上迈进。地藏菩萨的愿力,是尽未来际说不能尽,就是用电脑也算不出来多少,所以佛说:地藏!地藏!汝之神力不可思议,汝之誓愿不可思议!

 

那么凡夫又怎么能知道地藏菩萨这种境界呢?

其实地藏菩萨常常现在我们的面前,来教化我们,但众生的业障深重,遮蔽心源,就是地藏菩萨来了他也不认识,而当面错过。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。

 

我们能诚心常念“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”,地藏王菩萨就常在我们心里,我们也常在地藏王菩萨心里,心心相印,感应道交,是不可思议的。

 

“菩萨”上边略略讲过,就是大道心的众生,也叫大开士,也叫大士,这都是菩萨的别名。

 

“本”,这个本字就是往昔的事情,从本以来的这件事情。什么事情呢?

就是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:要救度最痛苦的众生,盲聋喑哑的众生,残废的众生,业障最重的众生,永远在地狱里不能出离的众生。

所以他的愿力是:“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”。

 

地狱什么时候才空呢?

没有空的时候。那么地狱不空,地藏菩萨就不愿成佛。他这种愿力是无始无终,无大无小,所以叫本。

 

“本愿”,也没有什么叫大愿,也没有什么叫小愿。他这愿力是超出大小的范围,这种本愿是说不能尽的,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就叫“地藏菩萨本愿经”。

 

现在按照天台宗释名的道理,简略地解释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名字。正好像这个人你认识了,但当初你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这等于没有认识。你认识了,必须知道这个人叫张三或李四。知道名字之后,就要识体。

 

所有佛的经典都有一个体。什么体?

就好像人一样,认识他的名字之后,再要知道他是什么体?是长得高的还是矮的?是肥的或是瘦的?是健康还是有疾病?

 

在经上也有个体,凡是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。什么叫实相?

实相是真如的一个别名,也是佛性的一个别名,也是本来面目的一个别名。所以说实相无相,实相没有一个相,可是无所不相;什么相也没有,但是什么相都有,也就是真空里头包含妙有,妙有里头具足真空。

 

这部地藏经是以实相为本体。有了体然后再论用,再立宗。这部经以因果为宗:种善因结善果,种恶因结恶果,所以说“舍一得万报”。

做善功德,就向上升:造罪孽,就向下降。有了宗旨,又有什么用途呢?这部经以改恶向善做为其用。人人听了这部地藏经,能明白因果,就会改恶向善,就会上升不会下地狱,这就是这部经的作用。

 

明白这部经的体和宗旨,就好像明白这个人一样,知道他的名字,也知道他的身体是胖是瘦,然后又要知道他是做什么职业?有什么本事?是医生,以医生为职业,可以给人治病。是教育家,可以讲学教人。或者是一个商人,会做生意。

我们学经,也应该先知道这部经的名、体、宗和用。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,以因果报应为宗。如是因如是果。其用就是要改恶向善、孝顺父母、报答父母之恩。

 

这部经也是属于教相。这个教相有五时八教。五时就是(一)日出时。(二)日升时。(三)日中时。(四)日沉时。(五)日落时。

日出先照高山,日升后照平地,日中无所不照,日沉仍然照平地,日落还照高山。按这五时而判教相。

 

佛最初时说华严经,此时好像牛乳。第二时说阿含经,好像乳出酪。第三时说方等经,好像从酪生出酥。第四时说般若经,好像从生酥出熟酥。第五时说法华经、涅槃经,好像从熟酥中炼出最上妙味的醒醐。这部经有的人说是生酥,但是我觉得这一部经,应该属于醒醐的味道,因为它具足无上的妙味。

 

八教分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,合称八教。化法四教是(一)藏教。(二)通教。(三)别教。(四)圆教。因为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,所以名为化法。

化仪四教是(一)顿教。(二)渐教。(三)秘密教。(四)不定教。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,故称化仪。这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。

 

在未讲经之前先说一说五重玄义。玄就是玄妙的义理,共有五重。要是详细来说,那是重重无尽,当然不只五重,现在仅大略说它是五重。

五重就是(一)释名。(二)显体。(三)明宗。(四)论用。(五)判教。

 

 

*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,宣化上人讲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