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僧与贤王对答录

有一部巴利文的佛教经典,叫做《圣僧与贤王对答录》。 

有一段关于人死后轮回的问答,内容晓有哲理,可能令人启发思维。 

 

弥兰王问那先比丘:“尊者,人死了之后,转生于六道之中继续轮回。  他轮回的是旧有的神识,还是新有的神识呢? 这个再生的神识,与原来的神识是相同的呢?还是不同的呢?”

 

那先比丘就回答:“大王,这个轮回的神识,不是旧有的,亦不是新有的。 不是相同的,亦不是不同的。 ”

 

弥兰王就说:“请尊者进一步说明。”

 

那先比丘就回答:“譬如大王在婴儿时代,是细小的身体,后来小身体渐渐发育成长,为大身体。  这个生命体,是由小而逐渐成长的。 小时候的身体与长大时候的身体,并非同样的,因为是由小而渐变大。 亦并非与以前的不同,因为都是同一个身体,小的身体并无消失。  轮回再生的神识,非同,非不同,其道理亦都是一样的。”

 

弥兰王就说:“尊者,可否再举例说明呢? ”

 

那先比丘就回答:“大王,譬如有人,于夜间燃点油灯。 灯中的火苗,到了初夜的时候,是否依然是黄昏时初点的火苗呢? 到半夜的时候,乃至到天明的时候。 它的火苗,与原来黄昏时初点的火苗,亦是否是相同的呢? 当然不是原来的火苗了,因为有时间上的差别。 ”

 

“人的神识,由前一刹那到后一刹那,由前一时到后一时, 由前世到后一世,辗转相续不绝。 正如灯火燃点一样,后火由前火来,一来一去,相续不绝。  人的神识,随自己所造的善恶业,轮转于六道之中。 生了又死,死了又生,随业受报,如此生死相续。 因此转世再生的神识,既不是旧有的神识,亦不离旧有的神识,不同亦不异。”

 

“譬如牛奶放置久了,就由牛奶变成奶酪。 取奶酪上的油脂,加火煎熬,奶酪就会变成醍醐。 如果有人想将醍醐,或者奶酪,还原成原来的乳汁,你说可不可以呢? 

 

弥兰王就答:“这是不可以的。”

 

那先比丘就说: “大王,同样的道理,人的神识,由前生到今生,到来世。 中间受到种种因缘条件的影响,产生种种变化。 而此时的神识,因为已经起了变化,所以说不是旧时的神识。 但是亦非不同于旧有的神识,因为这个已经变化了的神识,又是承接以前的神识而来的。 ”

 

人类的思维,通常是概念化,和二元对待的。 即是说,不是有,就是无。 不是同,就是异。 不是憎,就是爱。 时常都是堕落在对立之中。 

大家不防学习超越对立,超越憎爱,超越分别,如此思维,会更加清晰的。

 
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