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位青年朋友问,信佛食斋是老年人的事。 年青人来日方长,只要努力加上运气,就会有财富、地位和名誉,根本不需要信奉任何宗教。
他更认为食斋只是宗教信仰的规矩,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,多做好事,又何必一定要食斋呢?
青年人只要肯努力,的确是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。
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, 财富、地位、名誉是否已经总括了人生的全部呢?
如果真是如此,为何有些商场上、政界上的顶尖人物,仍然是郁郁寡欢,感到苦闷空虚呢?
用财富、地位、名誉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,总是虚幻不实。
当你执着贪念的时候,可能令你丧失了理智,铤而走险,不择手段地做出错事。
须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,当你要承受恶果的时候,就已经后悔莫及了。
从哲理的角度去讲,人生并不单只是衣食住行、财富、地位、名誉。
人应该从平凡的生活里面,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理,从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。 另一方面,要努力工作学习,改善生活,提升人的精神价值。
刚刚起步的年青人,在人生的旅途上,是否就是来日方长呢?
如果人生的旅途真是可以风平浪静,平坦无阻。 那么,人间为何到处都有鳏寡孤独,悲欢离合这些痛苦呢?
佛家讲,生命在呼吸之间,呼吸一窒息,便成隔世。 人生八苦的病苦和死苦,是没有年龄上的规定的。
对年青人来讲,死亡可能是很遥远的一回事。 但是人的寿命长短,是无定的。 青年人未必比老年人活得更长命的。
所以古德讲:“ 莫待老年方学道,孤坟尽是少年人”。
时光就像流水一样,从青年到老年,只不过是几十年光景。在悠长的宇宙空间里面,可算是转瞬即逝。 而人生只不过是生老病死,和悲欢离合的排列组合。
这个观点不是消极,而是人生的事实体会。
至于持素的观点,这位青年朋友讲得对。 修行主要是修心,只要心地善良,又何必一定要食斋呢?
但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福之欲,而杀害无量的生灵。 甚至无顾动物被宰杀的时候的哀号和畏惧,是否称得上心地善良呢?
其实饮食只是一种习惯。 所谓习惯成自然,食肉的人总认为鸡鸭鱼肉、山珍海味,是人生口福的享受。
但是食素的人,认为这全部都是动物的尸体,掩鼻走开尤恐不及, 更遑论宰杀,以满足自己一时的口福之欲。
虽然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角度都有所不同,因而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。
但是佛家提倡,行者要长养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精神。
所以主张修行佛道,先要培养慈悲的心怀。 而长养慈悲心的第一步,当然就要从持素开始了。
*观成法师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