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与止观

佛门禅法,大概分为“教内禅”和“教外禅”两种。

 

“教内禅”即是“如来禅”, 因为这些修禅的方法都详述在佛经之内,是有文字根据的,所以称为“教内”。

“教外禅”又称为“祖师禅”, 因为这些修禅的方法是在经教之外,不是文字所能诠述的境界,是以心印心的,所以称为“教外”。  

 

以上是从起源的角度来分辨“教内禅”和“教外禅”。  

如果从修禅的方法的角度去分析, “如来禅”比较普遍适合不同根基的行者。  因为它有方法,有程序,有渐次修行的条理,所以称为“渐教”。

 

“祖师禅”是上乘禅法,接引利根上智的人,不适合普通慧根的人。

而且“祖师禅”不是从文字处悟,是超越修行次第,直指人心,使人顿然开悟的,所以称为“顿教”。  

 

“祖师禅”名为一花五叶,即是有五个宗派:临济宗、云门宗、曹洞宗、沩仰宗、法眼宗,五家。  

从“临济”又开出两宗,“黄龙派”和“杨岐派”,所以“祖师禅”是五家七宗。

“教外禅”称为“禅宗”。 “教内禅”不以“禅宗”自称的。  

 

有人问佛门讲的“止观”是不是“禅”呢?  

“止观”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提倡的。 隋朝智者大师,搜集很多禅经里面所阐述的方法,揉合自己亲身实践的禅修经验,加以系统化,提倡“止观法门”。 

 

简单来说: “止”是“禅定”的胜因,“观”是生“智慧”的方法。

“止” 能生 “定, “观” 能生 “慧”

止乃伏结之初门,观是断惑之正要。 即是说: “止”是降伏烦恼的入门,而“观”是灭除迷惑的方法。   

 

智者大师在《童蒙止观》里面讲:“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,可以安心免难,发定生解,证于无漏之圣果也。 ”  

从修禅的因果去分析,“止观”即是“禅”。

但是从文献和方法来讲, “止观”属于“如来禅”。

有文字根据,有渐次方法,所以“止观”不是“祖师禅”。  

 

讲到“禅”,可能有不少学佛的人,会认为是玄妙高深的修行方法,而且传说打坐是会走火入魔,所以对禅是存有戒心,不敢修学的。

其实会这样的想法,都是因为智慧不足。 譬喻自己家中有无量的宝藏,不会去发掘。 转而舍难求易,往往滞留于只是拜佛、求福、诵经、拜忏灭罪。

 

其实,“禅修”是学佛者必须亲自实践的无上法门。

如果一面修净土宗去念佛,一面静坐以禅修的方法开启智慧,增加定力,会令行者戒定慧之学突飞猛进,功德不可思议。  

 

以参话头公案的“祖师禅”作为禅修的方法,确实不容易入门的。 但是“如来禅”,尤其是将禅修系统化的“止观法门”,大家不妨多多参学。  

正如智者大师所讲若能修习止观,必能发定生解,可以安心免难,证无上正等正觉

 

*观成法师开示